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智 | 职业教育活动周第十年,有何新亮点?

2015年

国务院批复

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

设立为“职业教育活动周”

2024年

恰逢职教周走过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磨一剑

职业教育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

今年的职教周又有哪些新亮点?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

职业教育如何落实育人初心

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在教育强国中开辟新赛道?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副司长李智

为您深入解读

问:李司长,职教周是从2015年开始的,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今年跟往年相比有哪些亮点吗?

答:‍‍‍‍‍‍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周也已经是第十届。前期,教育部会同中宣部、网信办、工信部、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教社9家部门对今年活动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往年相比,今年活动周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教育部等十部门将分别在本系统内牵头组织开展15项全国性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和职业教育的“共振点”设计开发的活动内容。其中教育部将组织召开职业教育活动周十周年总结。此外,我们今年广泛发动各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行业的角度设计开展活动,有40家行指委已经组织安排了70余项活动。

二是宣传重点更加聚焦。今年活动周的宣传重点集中在: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职业教育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及成果、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技能成才的典型人物群像五个方面,主要聚焦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领域。

三是地方特色更加明显。主题方面,今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为“一技在手,一生无忧”,首次支持地方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分主题,形成“一主n辅”格局。

四是组织原则更加明确。今年的职教活动周将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强调高位推动、主体多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强调职普融通、场景丰富真实,下沉基层,亲民乐见;三是强调开放融合、人人参与,充分展现青春风采;四是绿色节俭、安全可控,确保活动平稳有序。

问:我们知道职业教育跟地方经济之间是有天然的联系的,在您看来,在今天这二者之间有着怎么样深层次的关联? 

答:非常好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区域之间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和文化特色各有差异,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特征,需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区域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要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特,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院校。在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应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不断缩小区域间差异。在西部内陆地区,则应着力发展面向当地经济产业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有效解决当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是围绕重点区域培养高技能人才。比如,我们现在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比如,我们聚焦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19个国家级新区建设,动员职业院校,成规模、成建制、成体系地匹配需求,精准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些新兴岗位,也会淘汰掉一些岗位,这会不会导致产教对接的错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您提得很对。为了避免因此造成“产教对接”错位,我们要做到几个方面:

一是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与2023年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对全国的专业布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优化,幅度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大的一年。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大类。

二是完善专业设置机制。我们积极指导各地各校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强调要紧贴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建立快速调整机制,推动形成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精准匹配对接的专业布局。

三是支持灵活设置专业。推动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省域人才供需清单和专业设置规划,研究制定本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细化清单,指导学校及时灵活调整专业方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

问:在产教融合方面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问题,产业、学校及社会层面都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共同构建高质量的支撑体系?当前我国的产教融合已经推进到了哪一步?

答: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尽管一直以来我们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深”的现象仍然存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匹配度有待提升,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和意愿仍然不足。

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创造性提出职业教育“一体两翼”重大部署:就是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这是“一体”),同时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是“两翼”)。一年多来,“一体两翼”搭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框架,凝聚起政、行、企、校各方力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理念转向实践,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在“一体”方面,教育部与8个省份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发挥统筹作用,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建设任务,突出地方特色,形成梯次开展,辐射全国的工作格局。

在“两翼”方面,一是探索“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牵头机制,支持建设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覆盖21个省份的22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二是探索“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三牵头机制,推动中国中车集团牵头组建成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个省份的5个产业集聚区、9所普通高校、30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下属40多家子公司、4家科研院所。

问:十年来,职教周早已不止是这一周的系列活动,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您觉得这样一个平台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并于2022年写入《职业教育法》。

目前职教活动周的主办部门扩展到教育部、中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创新,职教活动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成为社会各界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欢迎。以2023年为例,全国有近万所职业院校开展和参与相关活动,1100万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观摩体验活动近4万项,参与体验的社会公众超过1000万人次,3万余家企业参与。可以说,职教活动周品牌效应日益形成,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营造了良好氛围。

问:现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可以说是空前高涨,而职教本身也要修炼“内功”,提升质量。我们怎么样来修炼好这个“内功”?

答: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的聚焦点。教育部吴岩副部长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练好“内功”,这个“内功”就是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五大关键要素的建设改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五金”建设。

专业方面,强调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经济发展精准匹配,推动各地建立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调联动机制,确定本地区重点建设专业清单、改造升级专业清单,重点建设一批有支持产业发展的“金专业”。

课程方面,强调以学生能力建设为导向,组织高水平职业学校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金课程”。

教材方面,强调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数字技术,聘请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参与教材编写。

师资方面,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能力,建立起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聘用机制,把师资队伍打造成“金师”。

实践方面,我们强调“真刀真枪”,以生产实践一线真实情境为标准改革实习实训,让学生到“看得见硝烟,听得见枪声,看得见战斗”的地方去,通过“金实践”获得真本领。

今年,我们正在研究制定“五金”建设总体方案,如果把这五要素的“小切口”做好了,教育教学的“大改革”就可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引导职业院校走“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的发展模式。

转载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80xoj-bjk01iik2evwdiag

×
网站地图